Web3起点网Web3起点网Web3起点网

GPS、SHELL暴跌背后:揭秘币圈做市商操控与套利链条

时间:2025-08-15 16:05:10作者:Web3起点网分类:行业要闻浏览:0

流动性是加密货币市场维持价格稳定的关键因素,而做市商本应是市场流动性的守护者。然而近期GPS和SHELL两个代币的异常暴跌事件,却暴露出做市商角色异化带来的市场危机。GPS上线交易所仅20分钟就跌破开盘价,从0.15美元高点暴跌74%;SHELL同样从0.7美元一路跌至0.26美元。两个代币近乎复刻的价格走势图,暗示着背后可能存在人为操控。

随着币安调查和社区持续爆料,一条涉及Web3Port、Whisper和May Liu等主体的隐秘利益链逐渐浮出水面,揭示了比表面现象更为复杂的市场操纵内幕。

谁在操盘?揭开币圈‘收割机’的隐秘帝国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社区调查逐渐揭开了这场市场操纵背后的完整链条。这次事件不仅暴露了违规操作的做市商,更牵扯出一个长期活跃在加密货币市场的套利网络。

加密KOL @_FORAB的爆料显示,GPS和SHELL项目的被动做市商是GSR,而主动做市商则是来自上海的Web3Port团队。进一步调查发现,Web3Port将代币配资给了关联做市商Whisper,后者在获得Web3Port的币安账户内部授权后,执行了系统性抛售操作,最终导致市场崩盘。

多位业内人士证实,Web3Port和Whisper实际上属于同一个团队,他们构建了一个从代币获取到变现的完整套利链条。这种内部关联关系使得他们能够绕过常规的市场监管机制,通过精心设计的操作流程实现套利。

金融女魔头的套利三部曲:从VC伪装到做市商变现

Web3Port合伙人May Liu在币圈的商业运作模式逐渐清晰——从Spark Digital Capital到Web3Port,再到Whisper,她构建了一条针对项目方和交易所的专业套利链条。

在Spark Digital Capital时期,May Liu以VC机构名义活跃于币圈,实际上主要从事市场外包和财务顾问业务。她通过包装项目获取免费代币,再游说其他VC机构投资,让这些真正出资的VC成为"接盘侠",自己则实现无本套利。

随着VC行业竞争加剧,项目方越来越不愿意无偿提供代币,May Liu在2021-2022年创立了Web3Port孵化器。这家机构以服务早期项目为名,提供包装、指导和VC资源对接,换取1%-3%的免费代币份额。

为了完成套利闭环,Web3Port还设立了Whisper做市商。表面上是为项目提供流动性,实则是为自有代币创造变现渠道。Whisper通过内部授权,可以在交易所大规模抛售代币套现,而散户投资者则成为长期"提款机"。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这种"一年速通币安"的模式已经运作多时。

谁在纵容割韭菜?项目方与做市商的隐秘共谋

加密KOL @yuyue_chris指出,项目方与做市商之间往往存在利益绑定关系。项目方相当于"印钞机",而做市商则负责帮助项目方将代币兑现,并按照约定比例分账。在这种情况下,做市商单方面违背项目方意愿、擅自大规模出货的可能性极低。

另一位KOL @silverfang88认为,砸盘决策很可能是项目方与做市商共同协商的结果。在市场行情低迷时,做市商可能会建议项目方尽早抛售,而项目方对此表示认可,最终形成共识促成连续抛售。

同时,项目方自身也存在问题。他们未能吸引足够的买盘,导致市场深度不足,既无法承受抛压,也难以扩展订单簿。这使得卖单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价格持续下跌。

@0xJamesXXX提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按照项目方公开的代币经济模型,投资者和孵化机构的代币应该还未到解锁时间。但为何这家机构却拥有大量已解锁代币用于抛售?这让人质疑项目方是否在欺骗投资者,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如空投)提前释放了这些代币。

加密江湖大乱斗:交易所、VC、KOL集体沦陷

市场陷入当前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行业的利益链条上充斥着各方作恶行为,却又心照不宣地维持表面和谐。简单地将责任推给个别替罪羊无助于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反思交易所、VC、项目方、KOL和做市商等各个环节如何共同导致了散户反复被收割的局面。

项目方与做市商的关系尤为值得关注。有业内人士指出,项目方相当于"印钞机",而做市商则是帮助项目方将代币兑现的渠道,双方很可能存在利益分成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做市商单方面违背项目方意愿、擅自大规模出货的可能性极低。更可能的情况是,在行情低迷时,做市商会建议项目方尽早抛售,而项目方对此表示认可,最终形成共同抛售的决策。

另一个值得质疑的是项目方的代币解锁机制。按照公开的代币经济模型,投资者和孵化机构的代币本应还未到解锁时间。但为何涉事机构却能获得大量已解锁代币进行抛售?这引发了市场对项目方是否通过其他方式(如空投)提前释放代币的质疑。

交易所的角色同样引发争议。币安此次下架违规做市商并没收其收益的做法,虽然获得部分用户支持,认为这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举措,但也有人质疑交易所是否在借机扩大自身权力,干预市场自由竞争。这种干预是否符合去中心化的基本原则,成为业内讨论的焦点。

币安铁拳出击:市场净化还是权力扩张?

币安对违规做市商的处理引发了市场不同立场的讨论。支持者认为这是建立行业监管新范式的必要举措,正如@armonio_liang所说,这可能是推动交易所监管体系完善的开始。他们赞赏币安保护用户利益、打击违规行为的行动,认为这体现了对行业公平性的追求。

反对声音则质疑这种干预违背了去中心化原则。部分观点认为,币安的"铁腕"整顿可能意在强化对市场的掌控权,而非单纯保护散户利益。他们指出交易所与做市商之间本就存在微妙关系,币安自身也难以完全置身事外。

中立观察者提醒要警惕交易所权力过度膨胀的风险。虽然认可打击市场操纵的必要性,但也担忧这种集中式监管可能演变为另一种形式的权力垄断。市场需要平衡监管与自由竞争的关系,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