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起点网Web3起点网Web3起点网

Movement代币崩盘调查:秘密合约与双面做市商操控

时间:2025-08-14 15:35:10作者:Web3起点网分类:行业要闻浏览:0

Movement Labs正在调查是否被误导签署了一份做市协议,导致6600万枚MOVE代币控制权落入不明中间人手中。这份协议引发代币上线后立即出现3800万美元的大规模抛售。内部文件显示,一家几乎没有数字足迹的公司Rentech同时出现在交易双方:既作为Web3Port的子公司,又以Movement基金会代理人身份出现,这种"自我交易"行为引发质疑。

Movement基金会内部人士曾警告这可能是"他们见过最糟糕的协议",专家指出协议结构可能诱导人为拉高代币价格后抛售给散户。事件暴露了Movement高层严重分歧,尽管内部反对,高管、法律顾问和项目顾问仍推动交易,目前他们的行为正接受全面审查。

区块链项目Movement正在调查是否在不知情情况下被诱导签署金融协议,使单一实体获得对MOVE代币市场的异常控制权。12月9日MOVE代币上线交易所次日,6600万枚代币被迅速抛售导致币价暴跌,引发内幕交易质疑。该项目曾获得特朗普支持的加密风投平台World Liberty Financial背书。

Movement联合创始人Cooper Scanlon表示公司正在调查为何预留给做市商Web3Port的5%以上MOVE代币会通过Rentech转移。基金会原以为Rentech是Web3Port子公司,但事实并非如此。Rentech否认存在误导行为。内部备忘录显示,合约向单一交易对手出借了约一半的公开流通MOVE代币,使其对早期代币拥有异常控制权,多位专家表示这种安排极不寻常。

合约版本显示包含"诱导操纵代币价格至完全稀释估值超过50亿美元后抛售并按比例分利润"的激励机制。资深加密项目创始人Zaki Manian直言:"参与这样一份白纸黑字的合同都是疯狂的。"做市商通常为新发行代币提供流动性,但极易被滥用于操控市场套现。这些合同揭示了加密行业监管薄弱、法律结构不透明的灰色地带。

内斗全记录:谁在暗中捅刀?

Movement项目内部正陷入一场激烈的责任推诿战。创始人库珀·斯坎伦在内部Slack消息中声称,基金会被误导认为Rentech是Web3Port的子公司,但事实并非如此。Rentech方面则否认存在任何虚假陈述行为。

总法律顾问YK Pek的立场成为争议焦点。Rentech负责人Galen Law-Kun坚称Pek曾协助构建Rentech的整体结构,但Pek通过内部邮件明确否认参与Rentech设立,并透露自己最初就强烈反对这笔交易。Pek表示对Law-Kun声称自己是其总法律顾问的说法感到"困惑和不安"。

联合创始人Rushi Manche被多位知情人士指认为交易的主要推动者。据悉,正是Manche最初将Rentech的交易方案转发给团队并在内部大力推动。目前Manche已被短暂停职接受调查,他在回应中表示团队信任了基金会中"至少一位代表双方利益的成员"。

顾问Sam Thapaliya的角色同样引发质疑。这位Zebec创始人被内部员工描述为"影子第三位联合创始人",其影响力远超公开披露的程度。尽管Thapaliya坚称自己在Movement没有任何决策权,但邮件记录显示他参与了多封关键通信,甚至在代币上线当天出现在Movement办公室。

致命条款:50亿估值触发器背后的阴谋

尽管Movement最初拒绝了与Rentech的高风险做市协议,但最终仍签署了一份内容相似的修订版本。这份协议中最具争议的条款,是允许Rentech在MOVE代币"完全稀释估值"超过50亿美元时立即清算其持有代币,并与基金会按50:50比例分享利润。行业专家指出,这种设计实际上鼓励做市商人为拉高币价,然后将大量代币高位抛售获利。

Movement基金会的法律顾问YK Pek在内部邮件中直言该协议"可能是我见过最糟糕的一份协议"。他在备忘录中警告称,此举将把MOVE市场的主导权交给一个身份不明的外部实体。基金会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董事Marc Piano也拒绝签署该协议。

虽然修订版协议移除了部分争议条款,但其核心内容与原始版本仍高度相似:仍允许Web3Port借入MOVE代币总量的5%,并可在特定机制下出售获利。资深加密项目创始人扎基·马尼安在审阅文件后表示:"即便只是参与这样一份白纸黑字写下的合同,都是疯狂的。"

双重协议迷雾:基金会到底签了几个合同?

据三位知情人士透露,Movement基金会的负责人在12月8日正式签署协议时,并未意识到Web3Port早在几周前就已与"Movement"签署过另一份协议。2024年11月25日,Rentech与Web3Port签署了一份做市协议,在这份合同中Rentech被列为Movement的代表身份,而协议条款与Movement基金会此前拒绝的初版提案高度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协议允许做市商在MOVE代币价格达到特定目标时进行清算,这正是行业专家特别警惕的关键问题。

更令人困惑的是,在12月8日修订版协议签署当天,代表Web3Port签署协议的董事使用的邮箱域名web3portrentech.io才刚刚注册。修订后的协议虽然移除了部分争议条款,但其核心内容仍与原始版本保持高度相似,继续允许Web3Port借入MOVE代币总量的5%并进行出售获利。

神秘操盘手:Sam Thapaliya的多重角色

Movement内部调查逐渐聚焦到一位关键人物——Sam Thapaliya。这位加密协议Zebec的创始人表面上是Movement联合创始人的顾问,但内部通信显示其影响力远超公开承认的范围。

多封关键邮件往来中,Thapaliya的名字频繁出现。在Web3Port发给Movement团队的邮件中,他与Rentech负责人Galen Law-Kun及联合创始人Rushi Manche并列被抄送。更值得注意的是,Movement联合创始人Cooper Scanlon曾委托Thapaliya负责筛选MOVE代币空投的白名单,这项涉及社区赠币的重要决策权本应严格控制在核心团队手中。

多位内部员工透露,Thapaliya常被私下称为"影子第三位联合创始人"。一位员工表示:"我们经常在内部决策后突然被推翻,这种情况多半是Sam的意思。"MOVE代币上线当天,Thapaliya出现在Movement旧金山办公室的举动,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其实际参与度的质疑。

面对这些证据,Thapaliya向CoinDesk澄清称,他仅以外部顾问身份提供建议,强调自己"在两家组织中都不具备任何决策权",也未获得任何代币报酬。然而这些辩解与内部员工观察到的实际影响力形成鲜明对比,使这位神秘顾问的真实角色成为调查的关键疑点。

幕后黑手:Rentech帝国的真实面目

Rentech是这场代币争议的核心实体,由Galen Law-Kun创立,而此人正是Movement顾问Sam Thapaliya的商业合作伙伴。Law-Kun向媒体表示,他设立Rentech是作为新加坡金融服务公司Autonomy的子公司,目的是连接加密项目与亚洲家族办公室。

然而,关于Rentech的真实身份存在诸多疑点。Law-Kun声称Movement基金会总法律顾问YK Pek曾协助设立Autonomy SG(Rentech所谓的母公司)并担任其总法律顾问。但调查显示,Pek从未代表Autonomy设立Rentech,也否认曾起草过相关合同。Pek明确表示:"我不是,也从未担任Galen或其任何实体的总法律顾问。"

更令人困惑的是,Pek透露Law-Kun实际上是由一家名为"Hillington Group"的私人律师代表。Pek指出:"Movement Foundation与Movement Labs的两位总法律顾问,都是通过Rushi Manche被介绍认识GS Legal,并被告知这是Rentech的法律代表。"而Law-Kun则辩称,介绍GS Legal只是应Movement要求走个形式。

这种相互矛盾的说法揭示了Rentech背后复杂的权力网络。Law-Kun与Thapaliya的商业关系、Autonomy子公司身份的真实性、以及法律顾问身份的罗生门事件,都让Rentech这家"几乎没有数字足迹"的公司显得更加神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