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 Yu】: Bytom首席执行官
Lang Yu的职业生涯与区块链贡献
早期经历与技术背景
朗豫(Lang Yu)拥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是中国区块链领域的重要技术专家。他的职业生涯起点是阿里巴巴的系统工程师,2014年加入比特币中文社区巴比特,成为早期创始人之一。在巴比特期间,他主导开发了比特币基础数据系统Blockmeta,为中国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重要基础。
比原链(Bytom)技术领导
2017年,朗豫担任比原链首席技术官(CTO),全面负责技术架构设计与核心开发。作为中国首批公链项目之一,比原链专注于资产通证化与链上价值交互,核心技术包括多重资产模型(ByteAssets)、跨链资产交换协议和高性能共识机制优化。
在技术攻坚的日日夜夜,他带着团队啃下硬骨头,实现TPS突破2000大关。他撰写的《Bytom白皮书3.0》提出“原子世界与字节世界连接”的愿景,成为行业重要技术文献。
战略转型与管理升级
2019年9月接棒CEO后,朗豫推动比原链完成三大战略转型:一是技术升级,主导Bytom 2.0研发,引入智能合约4.0架构;二是生态扩展,与Moonstake等国际机构合作,构建DeFi质押生态;三是协议创新,推出MOV(Multi-asset Atomic Swap Protocol)跨链协议,2021年通过Telegram AMA向全球社区详细解读技术细节。
2022年,他创立区块链游戏平台Maze.Guru,探索Web3.0应用场景,同时保持Bytom基金会核心决策权。在他的领导下,比原链持续参与国际标准制定,2023年通过ISO/TC307区块链标准工作组认证。
行业影响力
作为中国区块链技术演进的见证者,朗豫在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开发者培养方面,通过Bytom开源社区培养了超5000名区块链工程师;在标准建设方面,参与制定《区块链智能合约开发规范》等5项国家标准;在产业融合方面,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数字藏品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他的技术理念强调“实用主义创新”,主张通过渐进式改良实现区块链技术的商业落地。2023年接受《福布斯》采访时,他提出“区块链技术将经历从金融基础设施到社会协作工具的范式转变”的预见,引发行业思考。
动态
2024年,朗豫主导的Bytom 3.0升级计划正式启动,重点布局三个方向:零知识证明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企业级联盟链解决方案、区块链与AI协同计算架构。
作为兼具技术深度与管理经验的行业领袖,朗豫的职业轨迹折射出中国区块链产业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