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起点网Web3起点网Web3起点网

香港施政报告聚焦数字经济与人才引进,Web3与区块链迎发展机遇

时间:2025-08-09 16:40:12作者:Web3起点网分类:政策法规浏览:0

香港最新发布的施政报告聚焦数字经济发展、企业引进和人才政策三大核心领域,为Web3和区块链行业带来重要发展机遇。报告提出将成立数字政策办公室,推动政府服务数字化并开放更多数据资源,其中特别提到将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电子牌照和证书的签发验证。在吸引企业方面,报告制定了总部经济发展策略和公司迁册便利化措施。人才政策方面则包括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实施3000万港元投资移民项目等创新举措。这些政策组合拳将有力推动香港Web3生态系统的建设,为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法治升级:网络安全立法与关键基建防护全解析

香港正积极推进法律制度的完善与执行机制的强化。在网络安全领域,将落实《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工作,通过制定有效务实的方案并开展公众咨询,计划在年内完成相关立法程序。同时,针对能源、通讯、交通运输、金融机构等关键基础设施,将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相关立法草案预计将在年内提交立法会审议。这些措施旨在构建更完善的法律框架,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数字政府建设提速:区块链发证、AI聊天机器人全上线?

香港正全力推动政府服务数字化进程,通过整合资源和技术创新提升行政效率。新成立的"数字政策办公室"将合并原有的政府资讯科技部门,由专职数字政策专员统筹,负责制定数字政府策略、数据治理政策,并协调各部门推出更多数字化服务。

在技术应用方面,区块链技术将被用于电子牌照和证书的签发与验证,确保数据真实可信。

同时,政府计划推出包含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百项方案",其中涉及多项创新应用:利用AI技术提升货物装卸区的安防水平、在政府停车场部署自动泊车系统、开发智能搜救手机应用,以及在1823查询服务中引入AI聊天机器人功能。

为简化行政流程,所有政府收费服务将在一年内全面支持电子支付。在牌照服务方面,将实现申请和审批流程的全面电子化,除法律或国际惯例要求的特殊情况外,申请人最多只需亲临政府办公室一次即可完成办理。

全球抢人大战:半年引进6万人才,企业落户最高获300亿投资

香港近期推出的招商引资引才措施已取得显著成效。在人才引进方面,最新数据显示已有约16万宗申请提交,其中超过10万宗获得批准,约6万名人才已实际抵港开展工作。

在吸引企业方面,香港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已与200多家重点企业进行接洽,其中30家正计划在香港设立业务或扩大现有规模。这些企业预计将带来约300亿港元的新投资,并创造约1万个就业岗位。此外,投资推广署今年前九个月已协助超过300家海内外企业在港成立或扩展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5%。

尽管取得这些进展,香港仍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需要持续强化自身吸引力以保持竞争优势。

总部经济战略:港企引进来内地走出去双向通道

香港将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海内外企业在港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这一战略旨在通过引进优质企业,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带来的发展机遇。特区政府将发挥桥梁作用,一方面帮助外国企业进入内地市场,另一方面支持内地企业拓展海外业务。为促进这一战略实施,政府正与中央相关部委商讨便利措施,包括优化资本项目投资流程等配套安排。

企业迁册新政:亚太核心企业可零时差转港注册

香港政府将推出公司迁册机制,为在海外注册的企业提供便利条件,使其能够将注册地迁移至香港。这项政策特别关注以亚太地区为业务核心的企业。港交所和投资推广署将主动接触在海外注册的香港主要上市公司,鼓励它们将注册地迁回香港。相关立法建议将在近期提交审议。

这项措施旨在吸引更多企业选择香港作为注册地,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商业枢纽的地位。通过简化迁册流程,企业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注册地变更,享受香港健全的法律体系和优越的营商环境。

跨境商务革命:港企外派人员获两年多次签证特权

为吸引更多国际企业在香港设立业务,同时便利这些企业的外籍员工往返内地开展商务活动,香港推出新的签证便利措施。在香港注册公司的外籍员工,现在可以通过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申请有效期长达两年的多次往返内地签证。这项政策不仅大幅延长了签证有效期,还特别设置了快速审批通道,显著提升了签证办理效率。

这一措施将有效降低跨国企业人员往来内地的行政成本,使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作用更加凸显。通过简化商务人员跨境流动程序,香港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亚太区商业枢纽的竞争优势,为在港企业拓展内地业务提供了实质性支持。

人才争夺战:高端人才通行证扩至184校+3000万投资移民

香港政府正采取多项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实体"人才服务办公室"将于本月底正式成立,为来港人才提供支援服务,并计划明年举办"全球人才高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促进区域人才交流合作。

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的合资格大学名单将进一步扩大,新增8所顶尖内地和海外院校,使总数达到184所。签证政策也有所放宽,越南人才来港就业的签证限制已经开放,同时放宽了越南人商务和旅游"一签多行"的申请门槛。老挝和尼泊尔人才来港就业、受训和就读的签证要求也将放宽。

为吸引高净值投资者,香港将实施"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在香港投资3000万港元以上于股票、基金、债券等非房地产资产,即可申请来港。这项计划旨在增强香港在资产及财富管理、金融及相关专业服务领域的发展优势。

针对技术行业人才短缺问题,职业训练局将从2024/25学年开始试行"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该计划允许指定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的外地学生毕业后留港一年寻找相关工作机会,试行两年后将进行评估。

科技跃升计划:100亿新型工业基金+大湾区数据流动

香港政府将设立100亿元的"新型工业加速计划",重点支持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领域的企业发展。该计划采用政府与企业1:2的配对资助模式,企业最高可获得2亿元资金支持,用于新设生产设施等相关费用。同时,政府正在研究放宽相关企业聘用非本地技术人员的限制,并优化研究人才聘用规定。

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香港与内地已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大湾区内的数据安全流动。目前正与广东省商讨试行简化内地个人数据流动到香港的合规安排,这将便利金融、医疗等跨境服务的开展。

CEPA升级路线:金融等优势领域争取内地市场破冰

自CEPA协议签订以来,内地已对香港服务业开放了96%的服务部门,涉及153个领域。符合原产地标准的香港产品进入内地市场时可享受零关税优惠。目前,香港正积极推动CEPA协议的进一步升级,重点在金融服务等优势领域寻求突破,争取内地在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扩大市场准入,帮助香港企业拓展内地市场。

中小企救生圈:弹性还款+数据信贷+数码转型补贴

为帮助中小企业应对资金压力,政府推出多项针对性措施。在融资还款方面,企业可根据自身现金流状况灵活选择还款方案,包括每月仅偿还10%、20%或50%的本金,逐步过渡到正常还款状态。

金融管理局的"商业数据通"平台将连接政府"授权数据交换闸",通过整合企业商业数据,帮助银行加快信贷审批流程。这一数据共享机制特别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更高效的金融服务。

针对零售和餐饮行业,数码港将推出"数码转型支援先导计划",资助中小企业采用电子支付系统和其他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港股大改革:印花税直降23%+人民币计价交易启动

香港政府为提升股票市场竞争力推出多项改革措施。首先将股票印花税税率从买卖双方各付0.13%下调至0.1%,这一调整预计将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港交所还将简化GEM市场(原创业板)转板机制,为科研公司提供更多上市途径。

在交易机制方面,港交所将检讨股票买卖价差,研究通过缩窄最低上落价位来提升市场流动性。同时推出固定费率的企业数据计划,降低投资者获取实时市场数据的成本。

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政府将推动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促进股票人民币计价交易,并推出离岸国债期货等产品,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

金融基建升级:离岸人民币枢纽+深港合作委员会成立

香港将进一步强化国内外市场连接,打造更具创新性和多元化的金融市场。重点措施包括推动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促进股票人民币计价交易,并推出离岸国债期货等产品,丰富人民币投资选择,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

在深化大湾区金融合作方面,将充分利用前海合作区的金融改革政策,扩大香港金融机构在前海的业务范围。具体包括推动香港有限合伙基金获得前海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QFLP)资格,参与内地私募股权投资。同时计划与深圳方面共同成立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就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合作、金融人才交流等事项提供建议。

此外还将设立全新的综合基金平台,扩大香港基金销售网络,提升市场效率并降低交易成本。在绿色金融领域,将推出专项资助计划支持绿色金融科技创新,为尚未商业化的绿色金融科技项目提供前期资金支持,推动香港成为绿色金融科技枢纽。

image.png

法律枢纽争夺战:港资港法大湾区推广+跨境仲裁升级

香港正积极打造成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推出多项关键举措。首先将推动"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从深圳前海及内地自贸区扩展至整个大湾区,同时争取国有企业采用香港法律作为合同适用法律,并选择香港争议解决服务处理合同纠纷。

为深化与内地司法对接,香港将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建立恒常对接平台,重点推进大湾区司法实务工作。该平台将优化跨境司法文书送达安排,研讨企业破产程序相互协助机制,以及解决因法制差异引发的跨境争议问题。

在争议解决机制方面,香港将强化调解体制建设。政府计划完善调解专业认证和纪律管理制度,在政府合约中引入通用调解条款,并鼓励私营机构采用类似条款。调解作为诉讼程序的替代方案,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有助于提升争议解决效率。

相关推荐